-
1 个比癌症更可怕的病,折磨了这位英国首相大半生
来源:腾讯医典
佬古董 2021-04-02 10:518317 23
-
我15岁的时候了…
"治疗两年,患抑郁症的李丰终于停药。抑郁症一度把他的身体、大脑和内心全部变成了和抑郁症搏斗的“角斗场”。他所能做的,是自律地管理自己服药、运动、直面不愿面对的回忆纾解病根,来夺回身体的掌控权。15岁那年,12月24日,平安夜。从早上起来,我就只有一个念头,突然想去济南的黄河浮桥跳河。旁边的人发现了我,跳下去没多久,我就被救了上来,救我的人说要联系我父母,我趁机跑了。第二天晚上,我拿起那把锋利的刀往
你好风语者 2021-02-01 17:0410501 23
-
愁啊,在家关了两个月,孩子的心理出问题了!
愁啊,昨天在楼里看到一个帖子,就是萧山两个初中生接连发生意外死亡的事儿,看到就给我忧虑地不行了,我也意识到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真的不能再忽视了,平时如此,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更是应该如此!对于我自己家的这个初三小朋友,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 其实我儿子一直以来还算是比较活泼的,大大咧咧,以前不爱读书成绩不好我们批评他他也是嬉皮笑脸嘻嘻哈哈,自然而然地我们做家长的肯定以为他抗压能力蛮强的。然后这不
带汪出街 2020-04-22 11:1526109 23
-
花14年把儿子养废后才明白:孩子抑郁叛逆,其实是替父母生病
曾经的我,只知道逼迫孩子努力读书,考个好学校。 直到儿子到了青春期,被诊断抑郁后,我才深切意识到:所谓的青春期抑郁、空心病,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在替父母生病。 为什么这么说呢?大家可以从我的故事中找到答案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一、 我由于是专科毕业的,一直都在为自己的学历自卑。 因为,工作十几年,我太知道文凭的重要性了。 我的高中同
不会蛙泳的鱼 2022-02-28 09:3725161 22
-
决定午饭吃啥,需要杀死多少脑细胞?
以上情况可统一归结为——选择困难症 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在选择时会感到异常纠结甚至会出现汗流浃背、焦虑恐慌等表现 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曾刊登过一项研究80%的人会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对于选择困难症患者来说每周还得花7小时在做决定这件事上 为什么会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?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个选择过载效应(Choice Overload Effect) 就是说,当面临过多的选择时大脑会难以迅速做出决定进而演变成
骑恐龙兜风 2021-09-06 16:204376 22
-
消保委建议禁售这种“盲盒”,为什么盲盒让人欲罢不能?
盲盒,只有打开了才会知道自己买到了什么。玩具、零食、衣物、化妆品……可以说“万物皆可盲盒”。 如今,未成年人逐渐成为盲盒的主要消费群体,有的甚至沉迷其中,尤其是“文具盲盒”。 3月6日,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示,以盲盒形式销售文具,已经偏离了文具的内在价值属性,还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,建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文具盲盒。 上海消保委:文具盲盒让孩子上瘾 上海市消保委在线下实体店的消费调
佬古董 2023-03-11 16:4923883 21
-
求推荐心理医生解决青春期孩子的各种困扰
孩子青春期,许多问题不想和家人沟通,她提出需要去看心理医生,群里有没有好的医生推荐?
elva_cp 2021-09-22 16:29613 1
-
【世界睡眠日】你的睡眠还好吗?
3月21日是国际睡眠日,你的睡眠还好吗? 帮帮团经常收到楼友关于失眠的求助。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过程,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。睡眠障碍是指在有充足睡眠时间和机会的情况下,发生反复入睡、睡眠维持困难,或睡眠质量下降,导致患者的日间功能受损。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《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》显示: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。睡眠研究会专家认为,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免
治愈小哥 2023-03-20 13:3629101 20
-
35岁确诊多动症,我终于放过自己
"注意力缺陷与冲动障碍(ADHD),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。社会普遍认为它多发于儿时,但鲜有人知道它不会随着患者长大成人而消失。 成人后确诊多动症,部分病患感到一种隐秘的慰藉。 对多动症人士来说,“集中注意力,就像用钉子把果冻钉在墙上一样困难”。它可能还表现为拖延、不准时、不自律或是喜欢打断别人说话。 在确诊多动症之后,人们知道应该如何接纳自己——这些特质不是劣根性,而是生病了。 深绿色毛衣有些旧了
最爱说实话 2023-02-24 20:1724830 20
-
算了吧,与爸妈“不和解”也没关系
之前听过一句影视行业内的潜规则:“谁能抓住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祸害这个痛点,谁就能制造爆款”。 今天,这个潜规则已经众所周知。 《都挺好》中的苏明玉,让我们看到了“重男轻女”的父母。 苏母在家里独揽大权,精打细算着家里的关爱和资源。 家里一共四间房,一间卖了供大哥读书,一间卖了供二哥买房,作为家里的“女儿”,苏明玉的房间只有被卖的价值。 今年上半年大火的《小舍得》,也让我们看到了“中国式父母”的群像
风从云2007 2021-06-24 15:538738 20
-
生下一个不想要的孩子
关于自闭症我们还有一些话想说:自闭症并不罕见。目前还无法通过孕期筛查,或者其他方式预防。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(CDC)最新数据,自闭症发病率达到了 1/54。在中国,粗略估计至少有 1000 万自闭症患者。与此同时,由于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,目前暂时没有明确可靠的预防手段和有效的孕期筛查。已有研究中,高龄产子、产妇的代谢疾病、肥胖、高血压、细菌与病毒感染以及某些药物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
劳动局临时工 2021-04-02 14:2612530 20
-
“我宁愿996,也不想和人谈恋爱”:亲密关系中的退缩与渴望
“我这么优秀,为什么恋爱总是不成功?”这大概是如今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困扰,我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朋友,和拥有这样困扰的来访者。 当然,在心理层面,恋爱不成功是有很多原因的。 我关注到有这么一类人,他们在工作上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,也有着不错的成就,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类人称为“工作狂”,但他们在情感道路上却一直不是很顺利,20岁出头时还好,但到了快30岁,“婚恋问题”就成为了他们的一大烦恼。 我一直觉得“
佬古董 2021-02-03 11:175852 20
-
“我活在一种随时会被戳穿的恐惧中”:你也有“冒名顶替综合症”
昨天看一个 BBC 采访,一个在 NASA 工作了13年而且干到了管理层的工程师莫琳·扎帕拉讲述自己长期以来在工作中的自我怀疑: “多年来,我觉得美国宇航局雇佣我,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女人。我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够格。我长时间地工作,试图证明自己。我不敢寻求帮助,因为我觉得如果我真有他们以为的那么聪明,我应该能自己搞定这一切。” 这让我想到之前一位读者的留言: 终于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,但身边每个
佬古董 2020-12-17 14:145358 20
-
北大教授大声疾呼:教育陷入全面竞争状态,让孩子过早“夭折”
北大渠敬东 第二届“大学-中学”圆桌论坛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。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台发表精彩演讲,把脉当下中国教育,言之有物,观察犀利,推荐给大家阅读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我在北大教书,原来也在清华教过十年书,这些年来确实有点体会,我来谈谈我的感受:我现在觉得教育要不断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
iAIlliinnyyii 2021-01-13 09:1012048 19
-
孩子心理脆弱的“疫苗”
现在自媒体越来越发达,隔三差五就出这个那个小学生,中学生跳楼自杀。真的让人痛心。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如此心理脆弱弱,一个小小委屈,随便一点辱骂,就受不了,要结束自己的生命。 我们新冠病毒有疫苗,心理脆弱同样有疫苗,只可惜,被我们自己抛掉了。我们的老祖宗创造汉字就告诉后人了,“父”这个字说文解字是,矩也,家长率教者,从又举杖。字形从属于说文部首:“又”部,像一只手举杖教训子女的样子。小时候父亲骂过打过了
中虚儒生 2021-01-11 20:4410460 19
-
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骂,为什么少有心理问题?
以前那种简单粗暴的硬管理方式,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孩子,家长们要用软管理代替硬管理,将孩子从第三只笼子里放出来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上个月8号,沈阳一名9岁男孩被父母责骂后失联,经过44个小时的彻夜寻找,10号早上,救援人员在沈阳市浑河水域中发现了孩子的遗体。 原来,8号那天,男孩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,老师叫来了家长,当面教育了孩子之
如花似玉的他 2022-01-17 09:2614799 18
-
杨东平:孩子“心理生病”,你的做和不做
题图:来自https://pixabay.com 作者:杨东平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会员、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。曾任自然之友、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。 写在前面: 如今,中国的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健康问题,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显示,2020年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是24.6%。面对这些孩子,社会应该如何做?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,我们能
小猪佩佩奇 2021-12-06 17:238764 18
-
被欺凌的孩子,你为何沉默?
威胁、辱骂、群殴……当下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频发,已经从单纯的校园事故转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。近日,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发布了一则调查报告,课题组对山东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等六省的抽样调查显示,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为32.4%,而遭受欺凌后选择“藏在心里”的学生经常遭受欺凌的概率为45.2%。 《少年的你》剧照 接近三分之一的校园欺凌发生率,也就是说每三个孩子,就有一个可能遭遇校
赵格拉斯 2021-11-02 10:2115076 18
-
现在的孩子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究竟有多难?
“内卷焦虑”与“空心病”似乎成为当下青少年们的标签,在愈加严苛的竞争压力下,他们逐渐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寻找,沦落为功利教育思想下的受害者。 异化的教育价值观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?在近期举办的“华夏基金·2021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”上,临床心理学博士、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分享了他的研究与见解,并就如何应对青少年精神问题频发这一现象,提供了多种解决方向。 .............
kjd0921c 2021-09-23 15:2616662 18
标签简介
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。心理健康异常表现为各种心理疾病。